10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、广义货币(M2)增速上升——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的首月,金融数据的“一减一增”显示出,居民配置股票、基金等资管产品的情绪正在升温。
住户存款通常指代居民储蓄存款。央行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10个月,住户存款增加11.28万亿元。而此前数据显示,今年前9个月,住户存款增加了11.85万亿元。这意味着,仅10月,住户存款大幅下降了5700亿元。
居民存款去哪了?购买股票、基金或为资金的主要去向。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,10月股市回暖带来的资金虹吸效应显现,居民存款向证券保证金存款转移,表现为一般存款与非银存款的“跷跷板”效应增强。中金公司研究部也认为,10月存款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,居民与企业存款流向非银机构。
这在央行披露的数据中也得以印证:今年10月,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.08万亿元,同比多增5732亿元。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券商、基金、信托、保险等机构,央行统计的非银存款,主要包括这些机构托管在银行的账户资金,如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存款,基金交易结算资金等。
居民存款为何大举迁移?一方面与存款利率下行密不可分。今年10月,受政策利率下行引领,新一轮存款降息拉开序幕。目前存款挂牌利率大多已降至2%以下,中小银行长期限存款挂牌利率更是普遍跌破“2字头”,这令其与权益资产、资管产品相比的配置吸引力明显降低。
另一方面,资本市场的“吸金”效应初步显现。近期政策面利好驱动资本市场迎来强势反弹,股市活跃度提升,交投情绪维持高位。“A股10月日均成交额超2万亿元,创下2015年6月以来新高。”王一峰表示,超额储蓄、信贷资金、表外理财等资金集中回表,也驱动M2超季节性高增。10月末,M2增速为7.5%,创近7个月以来新高。
“可能是风险资产配置驱动的存款结构调整。”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,9月底以来,一系列政策起到了预期引导的效果,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,成交量都出现了明显增长,也带动了货币供应回升。
从居民存款规模变化中,可以发现居民的投资风险偏好发生了变化。
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生效,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。特别是今年9月下旬以来,央行进行较大力度降准,实施有力度的降息,创设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,鼓励长期资金入市,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。市场反应积极正面,社会预期明显好转。
“近期与投资者的交流显示,市场情绪显著改善。”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说。
业内认为,居民存款端的变化,还有望释放出更多潜力。广发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倪军表示,10月金融数据可以窥见存款活化和“搬家”趋势已经有所抬头,狭义货币(M1)增速跌幅收窄。展望未来,消费端的复苏有助于带动企业信贷需求和实体回报率的回升,预计10月社融增速已见底部。
不过,金融数据的持续积极变化,仍需政策加力呵护。“要让短期的货币供应改善可持续,财政扩张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。”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,如果财政政策能够实现较大幅度的融资增长,那么货币供应的改善将更有持续性,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改善也会更有持续性。
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是简单的刺激,是政策逻辑的重大调整,不仅有短期扩需求的方案,同时还有大量的改革、结构调整的方案。”权威人士表示,当前,加强需求侧管理正在逐步达成共识,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将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,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,并更加重视消费。未来在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的同时,也需加力推进改革,实质性扩大内需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成特老酒坊,本文标题:《资本市场“吸金” 居民存款10月“搬家”5700亿元》